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国内正规配资平台,汉族官员如曾国藩、李鸿章和张之洞等,开始积极推动洋务运动。从1872年起,他们果断决定分四批向美国派遣共120名幼童留学。这些孩子的平均年龄仅为12岁,选择如此年轻的孩子背后有什么考量呢?清政府经过深思熟虑,认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三观未成形的阶段,他们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,对清政府的这一举措心存感激而不会在学成后产生反叛的念头。此外,孩子们的父母还需与朝廷签署一份为期15年的合同,其中明确规定:“在学习成就后应返回华夏任职,不得私自在华洋各地另寻生计;倘在洋或途上遭遇天灾、疾病等不可测之事,各自听天由命。”
当这些孩子抵达美国后,陪同的官员为了展现大清的国威与礼仪,特意为他们更换成蓝色绉夹衫、酱色绉长褂、缎靴和锦帽等清朝认为极为华贵的服饰。由于陌生环境带来的新奇感,这些中国孩子在当地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。然而,美国学校安排的各种体育课程,使得身穿长衫马甲的他们在行动上不太便捷,很多孩子因此选择了穿西式服装,尽管他们在形式上做出了妥协,但象征大清国的辫子却决不能动!
展开剩余54%在美国,这些孩子开始了系统的教育,学习内容涵盖了语言、法律、化学、军事、航海、建筑工程等多个重要学科。孩子们深知肩负的重任,因此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,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。到1880年,已有50多位中国学生顺利考入美国的耶鲁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、哥伦比亚大学与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。
从1881年起,这批留学生陆续返回祖国,经过统计,最终有94名留美学生顺利回国,排除那些提前归国、滞留或因病去世的孩子。这些年仅约二十岁的优秀青年被清政府视为人才,李鸿章更是将他们派往天津参与洋务运动,涉及铁路、海军、外交和电报等多个重要领域。经过实践锻炼,这些年轻人中涌现出9位工矿企业的领军人物、6位工程师、3位铁路主管、1位清华大学校长、1位北洋大学校长、1位外交部长、1位副部长、1位驻外大使及1位国务院总理、与14位海军上将等。其中最为人所知的,是被誉为“中国铁路之父”的詹天佑,他负责设计和建造了举世闻名的京张铁路,这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,为中国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